欢迎进入某某花卉园林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898-37180689


联系我们

凯发k8注册登录-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手机:15891379459
电话:0898-37180689
邮箱:琼ICP备35750142
地址:海南市海口市龙华区海垦街338号

绿植租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绿植租摆

土耳其的前世今生与修宪的长期影响

所属分类:绿植租摆发布时间:2025-11-22 19:54:51点击量:

  4月16日是个改变现代土耳其历史与未来的关键日子。修宪公投如期完成, 86%的合格选民参与投票,其中

  作为曾经无比辉煌的奥斯曼帝国的后裔,现代土耳其已经积贫积弱三百余年,历经立宪改革、西化改革,但始终没有再现帝国曾经的荣光,“新奥斯曼主义”的诞生一度让土耳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超出自身实力的理想又让土耳其人重重摔回了地面。

  新世纪以来土耳其出现了一位政治强人艾尔多安,执掌权柄14年,2016年遭遇政变大难不死,2017年的修宪公投赋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

  本文将分两部分与您一起回顾土耳其的前世今生,展望这个古老民族未来的前路。以下为第一部分。

  要建立对一个国家认知的框架,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它的历史。土耳其作为继承了奥斯曼帝国衣钵的直系子孙,其传承起源于千年之前。

  公元11世纪时,作为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雇佣兵的突厥人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对国大空虚的宗主发动了叛乱,占领了巴格达。其中最强大的一只塞尔柱突厥人,迫使阿拉伯朝廷授予他们苏丹(伊斯兰教保卫者)称号,从此建立了塞尔柱突厥帝国。

  此后塞尔柱突厥帝国向西扩张,攻打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位于今天土耳其部分的领土,在其东部的曼齐克特与东罗马帝国展开大决战,并将之彻底击败。此后东罗马帝国门户大开,大量突厥人涌入,逐渐扭转了当地人口结构,将之“突厥化”。

  突厥人在当地建立了罗姆苏丹国和一堆大大小小的国家,逼近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穆斯林兵临城下促成了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和解,引发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立国不久的罗姆国首都随即沦陷。

  13世纪时,蒙古骑兵的铁蹄踏入了这片土地,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的同母兄弟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攻占了阿勒颇,消灭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但之后他听闻忽必烈已经继位成为大汗,便放弃了回师征夺汗位的计划,转而以伊朗为中心,建立起了覆盖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地区的伊尔汗国。

  不过旭烈兀留在叙利亚的大将怯的不花,在进攻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时全军覆没,终结了蒙古铁骑在中东方向的进军(这也是蒙古骑兵首次在野战中被彻底击败)。马木留克主将拜伯尔斯力挽狂澜拯救了伊斯兰世界,他在庆功宴上杀死了本国苏丹,当上了马木留克王朝第四任苏丹,成了当时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君主。

  蒙古人的游牧观念难以管理当地先进的农耕文明,帝国逐渐分裂,此时另一支突厥部落崛起,即后来的奥斯曼人。奥斯曼人首先统一了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随后向西侵攻东罗马帝国,向西与众多小国和亲,在欧、亚两个方向获得了巨大的势力范围。

  不过好景不长,1402年伊尔汗国与自中亚来的帖木儿帝国爆发了安卡拉之战,君主被俘,帝国被肢解,王子们内斗不止,王位虚悬11年之久。

  在这段时期里,奥斯曼人进行了深刻反思,进行了强力的制度改革,融合阿拉伯、拜占庭、波斯三大文明的优点,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创造出了最适合自身的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向农耕文明帝国的转化。

  经过了100年的制度建设与力量积蓄,苏莱曼大帝领导下的奥斯曼帝国迎来了空前的大扩张,攻陷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征服匈牙利,打垮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直插巴伐利亚(德国南部),差一点打下维也纳,让整个欧洲笼罩在奥斯曼帝国的恐怖之下。

  度过了最辉煌的16世纪,奥斯曼帝国也开始走下坡路。海洋贸易通道的打通大大降低了东西方贸易对奥斯曼控制的路上交通线的依赖,此前靠收“过路费”就能活得很滋润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国际大商道的转移直接导致其经济崩溃,而更加严苛的货币与税收政策又加速了帝国的衰落。

  17世纪末开始,奥斯曼这个老帝国终于被打醒,开始了痛苦而漫长的改革。从王公贵族到乡绅巨富都开始向西方学习,起初是穿衣打扮与生活方式,后来发展到思想、政治与经济制度。1876年颁布宪法,进行君主立宪改造,已经和西方社会非常相像了。

  但天不遂人愿,土耳其的改革进程被一战打破,作为德国盟国成了战败国,面对英法等西方国家更进一步肢解奥斯曼的企图,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战胜了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1923年签订《洛桑协议》,诞生了现代土耳其。

  凯末尔被尊为现代土耳其之父,他领导了西化改造土耳其,使用拉丁字母重铸了特权文字,开启了数十年的“脱亚入欧”的“长征”。

  进入21世纪后,超过60年的“脱亚入欧”求而不得,使得土耳其对西方由爱生恨,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力。而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2015年土耳其人均GDP已达1.15万美元),土耳其人也重建了民族自尊心,不过这种自尊心的快速膨胀却超出了其实力提升的速度,催生了“新奥斯曼主义”。

  新奥斯曼主义的核心是“泛突厥化”,认为周边一切曾经为突厥人统治过的土地都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强调土耳其今后要更加关注周边,(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建立以土耳其为核心的一体化文明走廊。而这显然不被其他民族所接受。如土耳其不承认库尔德民族的独立性,称其为“山地突厥人”。

  2011年“阿拉伯之春”之后,艾尔多安不再收敛,认为历史的机遇已经降临,土耳其雄心壮志地要成为地区秩序的建造者(仲裁者)。不过这种过度的理想主义,让土耳其过度高估了自身的实力,国家的战略与实力不相匹配,为其国家崛起埋下了祸根。

  作为北约国家的土耳其,此时还没有放弃加入欧盟的梦想,而成为地区领导力量的愿景又使土耳其甘愿作为美欧在中东地区的马前卒冲锋陷阵,积极参与了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行动。

  不过显然艾尔多安低估了中东地区美俄博弈的复杂性,叙利亚战事久拖不。随着大量难民的涌入,土耳其还要作为欧盟的“难民防火墙”,收容了270万难民。此外,由于土耳其开放空军基地供美国战机使用,土耳其面临的恐怖威胁除了谋求独立建国的库尔德工人党,又增加了ISIS极端势力,并且长期来看,土耳其这次的惹祸上身将是长期的。

  转机出现在2015年,随着艾尔多安对叙利亚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土耳其果断扭转了对叙政策,从坚决推翻转为修复提升外交关系,并同时向俄罗斯老大认错,重启了油气管道项目合作。

  不过土耳其的转变却引起了传统盟国美欧的怀疑,虽然期间并没有明显的动作,但对艾尔多安的不耐烦却在悄悄积累。

  对土耳其之后的变化以及艾尔多安领导修宪的影响,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继续讨论。

  在第一部分我们回顾了土耳其和其前身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与近年来遇到的挑战,现任总统艾尔多安于2017年4月16日领导正义与发展党赢得了修宪公投。接下来我们一起从几个方面看看此次修宪后土耳其国内与国际各方面将面临哪些局面。

  土耳其此前为议会内阁制,此次修宪后改为总统议会制。现任总统艾尔多安从2003年担任总理职位以来,已领导土耳其长达14年,而根据由其创建的正义与发展党党规,艾尔多安不得四度连任总理。

  2014年,艾尔多安赢得了土耳其首次总统直选,但强势的艾尔多安并不满足这一象征性的职位,开始推动议会制转为总统制,使总统成为实权领袖,并强化其对议会和政府的运作能力。

  埃尔多安作为党领袖赢得2019年总统大选的可能性极大。新宪制下的总统拥有5年任期,最多可任两届,总统被宪法授予绝对权力,全面控制行政和立法权。司法方面,总统有权任命未来的“法官和检察官最高委员会”的4名成员(共13名成员,其中7名由议会选举产生),对司法权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议会制度下的土耳其权力较为分散,总理握有实权,但是总统掌握军队。因此,经常会出现总统与总理不合而致使政府运行不畅的情况。比如,总统艾尔多安与前总理达武特奥卢在对欧盟的态度、对伊斯兰教的方针等均存在较大分歧。

  此次修宪废除了总理职位,总统独揽政府组阁权和行政权,并指定副总统人选,内阁组成与议会席位没有直接关系。总统有权颁发法令解散议会,议会议员席位从550个增加到600个,宪法法院成员由11人增加为17人,其中10人由总统、内阁任命或议会选出。此外,军队将领任命与提拔也以总统意见为主,总统还有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这也让土耳其军队监国的独特惯例彻底终结。

  总统制是艾尔多安强化自身权力的一部分。土耳其在2016年军事政变失败后,执政党系统性地清洗了军队指挥系统和司法系统。很多疑点都显示,艾尔多安自导自演(至少是事先知道)了政变有很高的可能性。而此次修宪则标志着艾尔多安在国内统治地位的彻底稳固,自此,土耳其国内各派别将无力动摇执政党的统治,艾尔多安也在内政外交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艾尔多安对库尔德人独立运动的打击会不会更公开化、扩大化?需要认清的是,库尔德人决不能独立建国,这是土耳其的核心利益。

  现在全球共有库尔德人约2800万至3500万,其中居住于土耳其境内的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约有1400万至1950万,占土耳其总人口的18%-25%。

  土耳其同时面临ISIS和库尔德工人党两方面的恐怖威胁。就在本次修宪公投前两天,伊斯坦布尔警方还抓获了5名疑似ISIS成员,土方认为他们企图在公投期间制造恐怖袭击。2015年10月以来,两股势力更是在土耳其发动了10起大型恐怖袭击,造成近300人死亡。

  土耳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西方要把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推倒,则叙国内各派势力必然开展漫长的斗争,而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就可能会和土耳其南部的库尔德人连成一片,寻求从土耳其脱离出去。即使武力镇压也只能招来更血腥的恐怖袭击报复,最后土耳其也只能落得一地鸡毛的结果。

  土耳其要避免最糟事态的发生,既然不能让叙国内的反对派快速、完整、平稳地接管政权,就只能选择继续与阿萨德政权打交道,这一点从2016年土外交政策的转向我们已经能够看出端倪。

  作为地理上的近邻,再加上国父凯末尔一直坚持的西化政策,土耳其长期把自己当成一个欧洲国家,不但是北约成员国,过去几十年也一直致力于加入欧盟。

  凯末尔开启现代土耳其的西化之路后,土曾一面倒地向西方靠拢,但西方始终对奥斯曼帝国心存芥蒂。由于历史上欧洲长期处在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下,西方人意识里始终把土耳其当成小号的俄罗斯,判定是潜在的威胁,放虎归山必要伤人,欧洲对土的政策一以贯之地是利用加提防。

  在欧洲各国普遍恐惧穆斯林“绿化”其国内的背景下,即使不考虑土耳其在人权、集权等方面的不利评价,具有鲜明伊斯兰特色的土耳其也难以实现加入欧盟的夙愿。土耳其也认清了欧盟成员国的资格就是吊在自己眼前让自己拉磨的胡萝卜,再加上欧盟自己现在也是泥婆萨过江,土耳其也不再诚心实意地追求欧盟。

  2016年的政变未遂是一个转机。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此前还在积极加入欧盟,但随着政变失败,艾尔多安重新认识到了欧洲各国及美国对自身政权的态度,对美欧的态度一下冷却了。

  现在土耳其担负了欧盟阻挡叙利亚难民防火墙的角色,与欧洲关系转冷后,土耳其也不再忌惮,多次声称要“开闸放难民”,和俄罗斯当年动不动就威胁让欧洲断(天然)气时的口气很像,不知是不是得了普京老师的线

  俄土关系一度由于击落战机事件降至冰点,但普京的忍耐也换来了结果。随着艾尔多安重新认识自己在国际博弈中的实力对比之后,他果断向普京示好,修复俄土关系。修宪后,艾尔多安有了更灵活的权力,摆脱了国内力量的制衡,在外交关系上更放得开手脚。

  这使得俄罗斯可以间接控制里海、黑海、波斯湾、土库曼斯坦、伊朗的油气资源输往欧洲的通道,等于欧洲最终还是要要油气供应上看俄罗斯的脸色。另一项重大影响是,在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问题上,俄罗斯可以使土耳其与自己保持一致,制衡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俄伊叙三方一致认为美国本月7日对叙利亚空军基地的军事打击是侵略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三国的准联盟性质越发清晰。

  如果叙恢复和平,美国干预的借口就少了一个,这既是给俄罗斯的一份大礼,也是对库尔德独立派的打击。

  这主要取决于土耳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与地位。当地时间4月1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总统府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艾尔多安也确定将出席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战略最大的隐患在于沿途各国的政治与安全形势是否能长期保持稳定,而土耳其对稳定叙利亚政局的态度,也让中国决策者们增添了一份信心。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来,俄罗斯对这一战略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俄罗斯将受益于中国西进战略的各项投资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俄罗斯又希望中国能只依赖中俄之间已有的路上通道,而不是另辟蹊径地打通中亚和海上通道。因为后者的实现将打破俄罗斯对中国西进战略的国际商道垄断地位,使得俄罗斯不能独占好处。

  在中俄的博弈中间争取最大的好处,重新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土耳其今后的战略,将从亲美欧对抗俄罗斯打压叙利亚,转变为对周边国家低调友好、维稳为主,与中俄更加亲密,对美欧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这其中,中、俄、欧盟的态度比较明确,周边国家中叙利亚、伊朗、伊拉克能产生一定影响,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在于美国。

  2016年的土耳其政变,有传闻说是美国策动的,这个猜测虽然离谱,但美国事先知情却是肯定的。艾尔多安通过政变事件,愈发认清了美欧势力只是在把自己当枪使的面目,而且美欧并不在乎谁来当这把枪,如果艾尔多安稍有不服,美欧可以毫不在乎地支持另一个更听话的政权。

  美国的中东政策本来在特朗普上台后准备收缩,但传统外交利益派和军工复合体对总统的影响力之大超过了特朗普的想象。增加国防预算、对叙机场进行导弹袭击表明了特朗普已经倒向军工复合体。

  不过,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对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俄罗斯的联盟是一定要使出浑身力气来破坏的。虽然现在美国和朝鲜互相秀肌肉眼看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打了,但东亚安全局势的主动权仍在美国手里。美国就好像是骑兵,朝鲜是步兵,美国可以在他想要的时间地点开战,而朝鲜只能排好防御阵型被动防守。

  相对而言,中东方向的局势变化几乎已经脱离了美国的控制,叙利亚政府与反政府军、库尔德人、ISIS、艾尔多安,任何一个点爆发都可能使整个局势偏离军工复合体这帮人设计的路线。此外还有俄罗斯的变数,特朗普现在对普京翻脸不认人,如果俄罗斯真的对特朗普失望至极,甩出什么对特朗普不利的“王炸”,美国国内搞不好会先乱起来。

  总统权力的扩大让艾尔多安有了更大更自由的裁量权,这是否会让其在联俄联叙联伊(朗)的道路上加速?如果土耳其成了维护当地和平稳定的力量,又是否会刺激到美国?在军工复合体的煽风点火下,美国会否在中东采取更直接的介入手段?现在来看,美国正在为进一步介入叙利亚进行舆论准备,究竟会不会采取行动,就要看特朗普是不是把注全押在军工复合体身上了。

  美国为首的西方会和土耳其交恶吗?这里面美国和欧洲的利益还是有较大分歧的,欧洲还要指望土耳其为其挡住难民潮,应该会低调处理与土的分歧。而美国对北约盟国土耳其, 虽然还不至于公开翻脸,但背后却可能稿一些小动作。

  土耳其未来的外交策略将更务实,这使其不再甘心做美国中东政策的马前卒,但也不意味着土耳其会转向美国的对立面,只是合作与配合的层级可能会低上许多,演变成“非暴力不合作”

  艾尔多安个人拥有巨大的个人魅力,在十余年的执政生涯中,政治理念与手腕愈发成熟。此次完成总统制改革,将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国内外事务的能力。不过权力是柄双刃剑,艾尔多安今后是将成为一位普京式的强人,还是重蹈希特勒的覆辙,我们还要进一步观察。

  对中国而言,一个稳定的中东局势比起谁来执政、什么政体都重要得多,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一定要尽力拉拢住艾尔多安,让他成为中国的铁杆粉丝。


电话:0898-37180689
Copyright © 2024-2026  凯发k8注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5813388